-
秦朝户籍制度
早在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国就建立了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 后来商鞅规定,不论男女,出生后都要列名户籍,死后除名;还“令民为什伍”,有罪连坐。秦律载明迁徙者当谒吏转移户籍,叫做“更籍”。秦王政统治时期,户籍制度趋于完备。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令男子申报年龄,叫做“书年”。据云梦秦简推定,秦制男年十五(另一推算是十七)载明户籍,以给公家徭役,叫做“傅籍”。书年、傅籍,是国家征发力役的依据。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即令百姓自己申报土地。土地载于户籍,使国家征发租税有了主要依据。户籍中有年纪、土地等项内容,户籍制度也就远远超过“告奸”的需要,成为国家统治人民的一项根本制度。秦置二十级爵,以赏军功。国家按人们的爵级赐给田宅,高爵者还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权(见爵制)。爵级载在户籍,所以户籍也是人们身份的凭证。
秦的社会组织相当严密,商鞅变法建立了“什伍连坐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 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这种严苛的法律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国家直接控制了全国的劳动力,保证了赋税收入。统一后秦国将此推广至全国。类似的保甲制度和户口制度一直到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仍被当局采用。
-
秦朝历史专题(一)
-
秦朝历史专题(二)
-
秦朝皇帝
-
秦朝历史人物
蒙恬(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
扶苏(秦始皇嬴政长子)
嬴子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
项羽(西楚霸王,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之一)
嫪毐(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佞)
虞姬(西楚霸王项羽爱姬)
赵姬(淫乱后宫的秦始皇生母)
范增(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陈胜(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章邯(秦朝末年名将)
蒙毅(秦始皇宠爱的大臣)
秦始皇(中国首位皇帝)
龙且(秦末楚汉争霸时期西楚国将领)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周文
李斯(秦朝丞相,法家思想最完全的执行者)
赵高(心狠手辣的奸臣)
徐福(东渡求药的秦朝方士)
后楚怀王(秦末诸侯王之一)
葛婴
公子高
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秦朝第二位皇帝)
韩广
蔡赐
陈馀
侯生
邓宗
桓楚
丁固
董翳
季布(汉初大臣、侠士)
冯劫
蒯通
郦商